麻阳苗乡民歌风韵大观
麻阳地处湘西边陲,苗乡儿女世世代代生息于锦江之滨,繁衍于群山之麓,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创造了灿若星河的多种特色民族文化,民歌也是其中最为亮丽的一颗。
麻阳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它广泛流传于苗乡的山山寨寨,是群众喜怒哀乐的心声表达,为城乡老老少少所喜闻乐见。麻阳民间最为普及的民歌有山歌、哭嫁歌、丧堂歌、渔鼓歌等种类。
1.山 歌
麻阳苗乡的山歌,通常以情歌为主,此外还有生产劳动歌、挖桐茶山歌、修水利打硪石号子歌等。在阳春三月或重阳九秋,山野田间都可听到青年男女引吭高歌,它优雅悦耳,情意绵绵。有独唱感怀,也有合唱同乐的;有对唱抒情,也有互唱相恋的。
麻阳山歌,一般只能在山上和野外唱,禁忌在家里唱。山歌的歌词,一般是唱歌者根据时令、地点、活动的具体情节和切身感慨,自编自唱,出口成章,一唱一和,意气洋洋。如果说情歌是谈情说爱寻佳偶的问路石;那么劳动歌则是鼓舞干劲,战天斗地夺丰收的奋斗曲。
生产劳动歌:一般是在田间地头劳动时唱“劳动光荣、五谷丰登、克勤克俭、家发人兴”等内容方面的歌。
如:“生产劳动最光荣,血汗化雨五谷登,克勤克俭治世本,国家富强人民兴……”
挖桐茶山歌:它大多是农民在集体挖桐茶山,因山坡面积宽,挖山人数多(一般有20-30人),从山下而上排起“长蛇阵”,为了不闲谈、不窝工,就抽一人边打鼓边唱歌,助兴鼓劲,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齐心合力,一踊而上,快速完成遍山漫野桐茶垦复任务。
如:“团结起来力量大,齐心合力挖桐茶;定教荒山变油田,财源滚滚流到家。茶山宽来茶树多,越挖心里越红火;深挖树长多产籽,榨成油来汇成河……”
修水利打硪石号子歌:它大多是解放后大修水利时兴起的,为了让多人在共打一砣硪石时让大家齐心合力、使劲恰当,在原来民间流传的撑船、放排、拉纤、摇橹喊“号子”的基础上演化而成,内容均系临时编唱,一人引唱,众人随和。
如:“修水利来嗨!齐努力来嗨!打硪石来嗨!打落实来嗨!加把劲来嗨!要打平来嗨!”
这样,一天到晚,边唱边打,既鼓舞了干劲,又振奋了精神。
情歌:属于男女之间的隐私交谊,忌家人旁听。现代不忌旧俗,常有山歌搬上文艺舞台、歌坛殿堂和市廛歌场,与流行歌曲相媲美、一争高下,这些山歌现在也被人们常称为“原生态歌曲”。情歌一般是流传成章的歌词,也有临时触景生情自编自唱的顺口溜,词藻朴实,情意真挚,曲调优美。
人们曾这样夸奖情歌:
民间山歌友谊深,千言万语吐真情。
互唱腾欢心花放,相赞激起爱慕萌。
理想向往同事业,热恋玉成共命运。
人生追求谋幸福,天作良缘结知音。
情歌,以一个“恋”字为核心,一般分互唱、互赞、互想、互恋、互送、互怨、互劝等类别,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渴盼,对忠贞不渝爱情幸福生活的向往。
互唱,即以互唱为先导来表达青年男女间的爱慕之心。如:
叫我唱歌我就唱
叫我唱歌我就唱,唱个金鸡配凤凰。
唱个麒麟配狮子,唱个情妹配情郎。
郎唱山歌顺口溜
郎唱山歌顺口溜,不知姣妹在后头。
不是情哥调戏你,唱首山歌解忧愁。
互赞,即以互赞来激发双方的倾慕之情。如:
姣妹生得实在乖
姣妹生得实在乖,蓝色衣服红花鞋。
两眼好比青铜镜,抬头照亮九条街。
哥是人好心也好
呷菜要呷白菜心,恋郎要恋好心人。
哥是人好心也好,正是为妹意中人。
互想,即以互想来表达男女双方的相思之心。如:
久久想妹在心上
夜来香来夜来香,蜜蜂相会花更香。
不是情哥才访妹,久久想妹在心上。
姣妹想郎想断肠
世上只有姣想郎,姣妹想郎想断肠。
哪个叫我不要想,除非同郎拜过堂。
互恋,即以互恋来表达青年男女对爱情无限的思羡。如:
哥爱妹来妹爱哥
哥爱妹来妹爱哥,愿学喜鹊做一窝。
妹爱哥来哥爱妹,愿学鲤鱼共条河。
姣妹见哥红了脸
公鸡不叫毛不松,母鸡不叫脸不红。
姣妹见哥红了脸,必定有话在心中。
互送,即以互送来表达双方暂时的惜别之情。如:
送郎送到松树林
送郎送到松树林,根根松树是媒人。
松树千年不落叶,郎妹万年不变心。
送姣送到屋门前
送姣送到屋门前,雷公有情响连天。
风卷乌云落大雨,多留情妹住几天。
互怨,即以互怨来表达对爱情的疑忌。如:
我俩情义不如先
公鸡吃水口朝天,我俩情义不知先。
情义不比往日好,乌云遮月黑了天。
只怕背后恋别人
一颗花生两颗仁,未曾剥开看不清。
听哥当面讲得好,只怕背后恋别人。
互劝,即以互劝来规劝对方对爱情莫变心。如:
姣妹莫听别人唆
坛子点灯要油多,姣妹莫听别人唆。
世间只有人心丑,架桥人少拆桥多。
夫妻相骂莫记仇
湾里杉树竖高楼,夫妻相骂莫记仇。
清早共盆洗脸水,晚上共个花枕头。
2.哭 嫁 歌
麻阳苗乡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新娘出闺前三天或五天半月的在娘家哭嫁的习俗。“花筵酒”、“哭嫁歌”,是苗乡各族人们婚俗仪式中最富有情感的一幕,也是青年姑娘们智慧的体现,从歌词到音调,既优美动听,又琅琅上口。
哭嫁时,姐妹嫂子和一些女友陪着一起哭,新娘坐在床上帐子里面哭,女友聚集一房,也以同命相怜的心情陪着哭或劝着哭,一般都怀着忧喜交加的心情,留恋故园亲人,憧憬新的归宿,深感人生多变,顺逆难测,境遇变迁,创业艰难,悲喜交加,故此感慨得痛哭流涕,声泪俱下。它实际上也是新娘姐妹们和女友们,倾诉离别情感的“大合唱”,其内容一般是: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女友,忆成长,诉离情,勉怀父母恩泽,担忧成家后创业艰难及勉励艰苦创业等。如:
哭爹娘
爹呀!妈呀!
娘把女儿当朵花,一尺五寸抚养大。
花了钱来费了心,女儿岂忍离娘家。
爹呀!妈呀!
抬头望见满天星,低头想起父母恩。
为儿花了多少钱,为儿操了几多心。
哭哥嫂姐妹
哥呀!嫂呀!
我的哥呀我的嫂,哥嫂对我千般好。
今日为妹离别去,哥嫂恩情报不了。
哥呀!嫂呀!
我的哥呀我的嫂,你把为妹当珍宝。
小时背来又是抱,今日离别泪滔滔。
陪嫁劝哭:
妹呀!妹呀!
古来乾坤地与天,男婚女嫁是当然。
今日有幸鸳鸯配,喜泪迎来心里甜。
妹呀!妹呀!
嫁郎要嫁有情哥,不怕家贫房屋破。
只要夫妻恩爱深,缺少吃穿也快活。
3.丧 堂 歌
麻阳城乡,普遍流传着老人去世后,除请道师堂祭、作道场超度亡灵外,还要请歌师唱丧堂歌(又称孝歌),用这种方式追念亡者,称颂孝道,寄托哀思。
麻阳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所唱的丧堂歌起源于秦末汉初之际的“楚汉之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斗不过沛公刘邦,兵败垓下后自刎于乌江之滨,葬霸王项羽时,八大金刚把丧(灵柩)抬上肩时个个脚软手酸,人人头昏眼花,寸步难行,实在是无可奈何。忽然间听到天空中有位仙人往下传话,说要请歌师给项羽唱七天七夜寿歌才行,大家照办之后,八大金刚再抬灵柩,果然轻若浮云,不费吹灰之力。此后便形成了唱丧堂歌的习俗。
唱歌的歌师系民间的老年爱好者,互相邀约,不请自来,形成“七十二行有人请,歌师不请自上门”的传统,一般由三、四人组合,拉腔配唱,歌词内容,除唱固有的《起歌》、《送歌》外;还唱一些人情世故和历史典籍,如《劝世文二十四孝七字经》、《孟姜女哭长城》、佛教《三世因果经》、憨山大师《醒世歌》、《千家诗》、《唐诗》及把《东周列国》、《封神演义》等古典文学编成通俗唱词;也有一些文人墨客的友人赠编挽词祭文和死者本人生前自编的悼词,请曲艺高雅的歌师前来歌唱。
丧堂歌的歌词曲调悲壮哀切,感动肺腑,催人泪下。丧堂歌常分为起歌词、送歌词两部分。
起歌词。歌师开始念道: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八朋兄弟,来到歌堂,当晚发鼓,大吉大昌。
接着,歌师们先来一段问答词,再唱(独唱众伴),如此反复。如:
打一槌来惊东方,惊动东方木龙王,
木在凡间有何用,人死还要木来葬。
打二槌来惊南方,惊动南方火龙王,
火在凡间有何用,人死还要火烧香。
打三槌来惊西方,惊动西方金龙王,
金在凡间有何用,人死还要念金刚。
打四槌来惊北方,惊动北方水龙王,
水在凡间有何用,人死还要水洗亡。
……
送歌词:
凡人行路怕天晚,歌祖行路怕天亮。
本想把歌久久唱,不觉东方发了亮。
时辰已过不再唱,打发神灵返慈航。
五更早晨好辞丧,辞别丧事发千祥。
把歌送到桃源洞,消灾自有王母娘。
悲极泰来忧化喜,恭贺主家大吉昌。
4.渔 鼓 歌
渔鼓歌,又叫“打渔鼓”,是解放前后在麻阳苗乡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娱乐曲艺。民间艺人常用一个二尺来长的大竹筒,两头蒙着蛇皮,打起咚咚作响,按曲调用手指边打边唱,逢年过节,有民间老艺人和爱好者,串街走乡到各家各户游唱,以此来讨赏。只可惜,近些年来已我们已很少再见到,已近于失传。
渔鼓歌内容一般唱的是民间流传的《格言集》,如
劝世文二十四孝七字经:
自从盘古开了经,为人总要孝老人。
茫茫四海皆兄弟,人人都是父母生。
世上也有忤逆子,横言恶语对双亲。
不知父母辛和苦,活在世人留骂名。
一层父母九重恩,不孝父母枉为人。
古今多少行孝人,流芳百世受人尊。
天地为大父母尊,切记不忘父母恩。
奉劝各位多行孝,流芳百世于后人。
先表古来后表今,依次慢慢说分明。
第一孝子是大舜,只因后娘心肠恨。
要他下洞修水井,后娘用土塞井门。
孝心感动上天神,玉帝调兵救他身。
尧帝闻听的孝心,锦绣山河亲手赠。
大舜行孝他为先,开天辟地一贤君。
第二孝子汉文帝,亲赏汤茶来待亲。
太后患病有三年,服侍太后不离身。
每时每刻问温寒,衣不解带夜不瞑。
通宵达旦来照应,侍奉太后好真心。
文帝行孝有了名,贤君孝心人人尊。
……